中文 | English

 

Multi Technology

 

終端感測設備、無縫網路連接、資料安全與分析尚未全面到位

 

2012/02/22-陳萍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自問世13年以來,受到各界重視的程度可說日益顯著。

不僅美國、歐盟、日本、南韓、大陸等先後將物聯網產業視為國家戰略級政策進行布局,台灣也在2011年將智慧聯網納入產業推動政策。全球資通訊相關業者如IntelIBM等都為此一產業背後蘊藏的龐大商機,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經營。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預估物聯網的產值將比Internet30倍,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也預測全球物聯網至2016年時將達到6,200億美元的規模。

 

 

 

物聯網應用的層面極廣,以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2214發布《十二五物聯網發展規劃》為例,

大陸政府針對9個重點領域推動示範工程,包括工業、農業、物流、交通、電力、環保、公共安全、醫療衛生、智能家居等,幾乎無所不包。再加上架構在物聯網上的各類數位應用,其連帶創造的市場及產值難以估計,因而物聯網被視為未來資通訊產業的新出路。

 

 

 

究竟什麼是「物聯網」?簡單來說,物聯網是指將所有物件(無論是固定或移動式的)導入感測系統(含各類感測硬體設備和數據分析管理軟體),透過有線或無線聯網技術以及無縫式的網路連結,使彼此得以傳遞訊息,甚至透過進一步分析來執行自動化處理,達成各式加值應用,得到省時、省力、省錢的完整流程服務,完成智能化識別與管理的目標。未來物聯網的發展,勢必在全體人類生活涵蓋層面愈廣、介入愈深。

 

 

 

但是想達到如同中國移動前總裁王建宙所描述的物聯網境界-「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慧處理」,仍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包括:

 

一、終端感測設備。要在環境中建置數量龐大、多樣化感測功能、具有辨識資訊能力且具延展性的終端感測設備,以便蒐集情報資訊、上傳網路以提供後台分析。而這些設備必需要順應各種不同環境條件(如溫度、溼度、速度、撞擊、壓力等),還要有效率地隨時進行資料蒐集。所以這些感測器在低功耗及系統耐久性的設計、高頻寬、符合多元需求的感應技術、訊號傳遞的網通技術以及加入其他新感測器的相容性等方面,都面臨相當大的挑戰。

 

 

 

二、無縫式的網路連結。要做到無縫接軌,就必須建構一個規模龐大、密集、具多樣化連接方式的網路,要結合來自不同感測器的多樣化訊號,主動而即時地將所蒐集到的資訊提供給使用者。這當然也需要基礎建設的配合,包括基地台的佈建、使用者端的節點以及電信業者是否提供物聯網服務來實現。

 

 

 

三、資料傳輸安全性與資料優化分析。處理從各處上傳龐大資料的後台(也就是「雲」),須具備強大的系統進行運算及資料優化分析,才能有效分析資料並運用分析所得之結果。其可擴充性及資料保密更為技術發展關鍵。另外,是智慧化分析的邏輯建置具有相當大的難度,一般資料分析和事件判斷是依據各領域專家所訂的規則,但是現今環境變化迅速,如何持續調整分析方法而更新規則?如何提供使用者可依自身所需的分析邏輯軟體,透過協定來自行調整運用?而前端的讀取系統和後端的資料庫都需要有一個完整的系統整合平台來管理,目前似乎尚未出現理想的解決方案。

 

 

 

總之,物聯網的理想,須等到整合感測辨識技術、網路技術、資料庫管理與優化分析及雲端服務等各條件到位後,才能實現。然而技術發展推進的動力來自於人性需求,在資通訊產業強烈的競爭環境中,誰能先從個人、家庭、工作、企業、政府治理等各種角度去發掘更智慧的應用需求?誰能及早投入開發該領域?誰就能在未來的智能世界裡佔有一席之地。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物聯網」勢不可擋 關鍵要素仍待突破終端感測設備、無縫網路連接、資料安全與分析尚未全面到位 

Copyright ©2005 Everspring Industr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